“对那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商品,要切实降低行邮税税率。”4月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有关部门下一步还要研究,如何把国内进口日用品价格降下来,让老百姓尝到更多的甜头。”
会议决定,从4月9日起,调降对个人携带进境的行李和邮递物品征收的行邮税税率,其中对食品、饮料、药品等商品,税率由15%降至13%;纺织品、电器等由25%降为20%。
有专家介绍,行邮税是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的简称,是海关对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的进口税。
“行邮税涉及面较广,主要涵盖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领域。”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降低行邮税税率,将有助于这些领域商品进口的扩大,进而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付一夫认为,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向个性化与多样化方向转变,而对于健康饮食、医疗康复、信息通信、文化创意等领域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但客观地说,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意、营销模式等方面仍与国外有一定差距,相当一部分商品和服务不具备比较优势。例如在高端药品、高品质保健品、文化体育、旅游住宿等领域,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此时,降低行邮税引起的进口扩大,势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消费市场起到补充作用,进而满足我国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付一夫表示,从长期看,降低行邮税还能间接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一方面,高质量进口商品自带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相当于将国外先进的研发与生产成果分享至国内,由此可供国内厂商与劳动力学习参考,进而降低我国产品研发的风险,让国内相关产业更快地达到技术进步与转型升级的目的;另一方面,进口商品的大规模涌入,不可避免地引发国内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短期来看很可能会给部分国内企业带来较大压力。不过,这也可以产生一种倒逼效应,进一步增强本土企业研发投入、技术改进与创新的积极性,使自身竞争力得以提升,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