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王浬安承担着抵达列车站台及周边的安检服务任务
弟弟王浦安在检票口值守7年 本组摄影/冯博
昨天,北京高铁车站——北京南站迎来建站历史上的客流最高峰,单日发送旅客超过21万人次。这也就意味着,在车站有列车开出的18个小时里,平均一小时内就有上万人从北京南站乘火车出发。
为保障每一名旅客安全、舒心地从北京南站出发或者抵达,国庆假期,车站数百名干部职工放弃休息,全员投入到旅客运输服务中。在服务旅客的大军中有这样一对特别的客运员——孪生兄弟王浬安和王浦安,他们同属北京南站客运车间,同住在一套出租房内,可因为工作岗位不同,上班班次不同,兄弟俩一个星期都很难见上一面。面对客流汹涌的国庆假期,他俩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们说:“穿上铁路制服,我们代表的不只是北京南站,更是中国铁路,不管遇到什么事儿,我们都会把最好的脾气留给旅客。”
哥哥
国庆节最多一天接站40趟爬6800多级台阶
2012年初,哥哥王浬安和弟弟王浦安一起来到了北京南站,王浬安被分配到位于南站地下一层的接车组,承担着抵达列车站台及周边的安全检查工作以及旅客下车后安全离站的服务保障任务,这是个费眼更费腿的事儿;和哥哥隔着3层楼,弟弟王浦安来到了二层候车大厅的日勤检票组,每天处理各种检票中的突发情况,这是个费嘴更费心的活儿。
国庆假期,北京南站全部列车按照高峰图运行,王浬安所在班组在高峰日一天最多接车达到40趟,日行不仅超过3万步,爬楼梯更是达到了6800多级台阶,相当于一天登了一次泰山。
列车进站前15分钟,王浬安来到站台,双眼5.2的好视力让他可以快速地检查站台上、站台下道沟里和头顶高压接触网是否存在异物。“每一趟列车进站前,这些地方我们都得仔细检查一遍,任何一点疏漏都可能给行车安全带来事故。”列车带着一路风尘缓缓驶进北京南站,司机远远地透过车窗总是可以看到王浬安静静守候在站台上的身影,有他们在就有安全在。
列车安全进站只是他们工作的第一步,低头族们下了火车不看脚下只看屏幕,王浬安就得不停地提醒;遇到老人或者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王浬安会主动请他们去乘直梯,可有人坚持乘坐滚梯,他就会不错眼珠地注视着老人在滚梯上的一举一动,直到他们安全离开电梯。
送走旅客,王浬安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是将列车上送下来的旅客的遗失物品送到车站失物招领处。“现在的马大哈真的挺多,手机、PAD、行李箱什么都丢,高峰期间,我们都得用小平板车将物品拉走。”一次一位旅客把手机丢在了车上,王浬安正在和列车长交接,电话响了,王浬安接起电话,对方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指责, “开始我挺恼火的,时间长了也就理解了,我上车也落下过东西,将心比心,也就从容淡定了。”
弟弟
7年检票口值守见证中国铁路技术智能化发展
来到北京南站7年,王浦安一直坚守在检票口,每天和旅客打交道让他变得比哥哥更健谈。“国庆节和春运不同,旅客出行的时间相对集中,列车之间的开行时间很密,给检票带来不小的压力。”国庆假期7天,已经当上了检票组组长的王浦安一天不休息,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京沪检票场里140余名检票员都要靠他来调配。
不过压力虽然大,可是王浦安心里挺踏实,这份踏实源于他对中国铁路智能化发展的信心。“我是一步步看着北京南站检票系统从手检车票,到刷身份证进站再到刷脸进站过来的,发展太快了。”王浦安告诉北青报记者,以前手检车票,票只要和车次对上就能放行,2012年6月1日起,中国铁路开始推行实名制验证验票进站,第一次要求票证人统一才能进站,这也为后来刷身份证直接进站乘车打下了基础。“现在更先进了,这个国庆节,京津城际场所有闸机更换为实名制检票闸机,该闸机实现了人脸识别、验票、检票功能的高度集成,已订票的旅客无论是否取票均可通过刷身份证,并经人脸识别后快速进站。经现场检测,检票速度较以往提高一倍。”说起北京南站检票的变化,王浦安一脸的兴奋。
国庆客流量大,对于客运员王浦安来说最担心的是列车晚点。他说,作为客运员,他们比谁都希望列车能够顺顺利利地开出。不过,遇到列车晚点,他们也会顶住压力,做好和旅客的解释工作。“全国铁路一盘棋,分工非常精细,晚点后作为检票口的客运员接到最新列车开行时间后会第一时间放行旅客,至于没有通知到的车次开行时间和晚点原因,我们和旅客一样不清楚情况。”王浦安说,这些苦衷和旅客没法解释,面对旅客的指责他们只能尽可能地把知道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旅客走不了,够着急的了,和我们发发火,能理解,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有脾气。可我们也会有委屈,这些委屈都回家撒在了亲人那里,想想挺对不起他们的。”提起家人,25岁的王浦安十分歉疚。
孪生兄弟
服务旅客逗坏同事和旅客
孪生兄弟来到北京南站7年,苦中有乐,不管是服务旅客还是面对同事都惹出了不少趣事。
他们回忆,刚来北京南站,兄弟俩同在检票口实习,这也是他们唯一在车站有交集的半年。不过,检票是一人在东侧,一人在西侧。有一次,一位没票旅客来到东检票口欲闯闸机强行通过,结果被王浦安拦了下来,旅客一边说着算了,算了,一边转身向西检票口走去,打算从这里突破,结果一抬头吓了一跳,看到在这里检票的王浬安傻了眼。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检票员怎么这么快就从东追他到了西,结果灰溜溜地放弃了突围。这位旅客一定想不到那天他遇到的竟然是一对孪生兄弟。
昨天,国庆假期第一天,北京各个火车站迎来出行最高峰,北京铁路局预计发送旅客达到143万人次。在上百万旅客安全出行的背后是像王浬安、王浦安一样的无数铁路职工的无私付出,他们用行动和坚守为国庆增添了一抹亮色。
文/本报记者 王薇
内存
高铁正在成为火车出行的首选方式
正如王浦安在检票岗位上见证中国铁路智能技术发展一样,作为中国第一座高铁车站的北京南站,在成长中见证着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
2008年8月1日北京南站随着京津城际的开通同步运营,当时的北京南站只有京津城际一条线路,今年8月1日,北京至天津城际铁路运营已满10周年,累计安全运送旅客2.5亿人次。每日开行列车数量,从最初的47对,增至现在的108.5对,增幅达130%,京津城际铁路已经成为往来京津两地旅客出行首选。除了京津城际,南站每日开行的另一条京沪高铁线也超过了百余趟。
2017年9月21日,在北京南站,京沪高铁率先按时速350公里运营,今年8月8日,“复兴号”在京津城际铁路线上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
刚刚过去的中秋小长假,随着高铁和动车开行对数的增加和人们对快速出行方式的认可,高铁车站北京南站的发送旅客总数首次与北京最繁忙火车站的北京西站比肩。
对比2016年、2017年和今年国庆节北京南站的旅客发送量,旅客对高铁的认可逐年增加,2016年,国庆总发送158.4万人次,单日最高发送20.099万人次;2017年,国庆总发送168.8万人次,单日最高发送20.1万人次;2018年,国庆预计总发送175万人次,单日最高预计超过21万人次。
文/本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