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霞”之光
地处浙江最南端的的霞关镇,国家一级渔港,有着浙江之“天涯海角”之称。这是一个集山、海、街、港、镇等地理、商贸、历史等资源为一体的特色地域。
镇下关。
霞关渔港俯瞰。
与附近的南关、北关二岛形成犄角之势,不仅曾是水路上南来北往提供补给、避风的重要卡点,更重要的素为历代兵家所看重。“镇下关”这一旧地名,早在明代就上了官方的海防图,明嘉靖年间刊行的《筹海图编》上即有“鎮下门水寨”一名且有官兵戍守。
如今,则以“霞关”这一标准地名行世。据说,是很久以前的驻军,因为仰可观朝霞满天,俯可见波光潋滟,晚可赏落霞染遍,于是就将“镇下”中的“下”改名“霞”,“霞关”由此叫开了。传闻无从考证。纵观明清至民国早期的旧舆图,均未见“霞关”二字。上个世纪40年代绘制的《浙江省平阳县图》中出现了“霞関鎮”字样,同时将其驻地标为“鎮下関”。
回溯历史,假如真的是当年的驻军将其改名,那得好好感谢一下。因为,他们最初的闲情逸致,为N年后的今日霞关的发展可谓提供了思路。
二、“暇”之关
之所以在这里取“暇”之关,读者诸君想必不难明白,闲暇之际来霞关观光,这里适合用来浪费你的时光。
临山接海的霞关,辖域内18千米的海岸线上,分布有大小沙滩四五处,足够让你踏浪消暑;周边数十座岛礁,景色宜人,足够让你随风率性;更重要的是来霞关,海鲜不可忽视,造物主的垂青,让毗邻东海渔场的霞关成为各类海鲜的重要集散地,大黄鱼、石斑鱼、带鱼、梭子蟹等,足够你大快朵颐。对了,“中国虾皮”之乡,就落户这里。
金沙路。
霞关的特殊地理位置,曾经形成了闽浙交界的一处重要商埠,自然有了时光的沉淀。沿山拾级而建蜿蜒曲折的老街,成了透视霞关的时光隧道。在这一条亦岭亦街的光滑石板路上,两旁分布着门类丰富的商号、风格迥异的建筑、历经沧桑也难免斑驳,仿佛发黄的史书,但每一页依旧值得品味。
海滨路。
如今,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着力升级霞关新版本,努力把渔村升格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霞关镇镇长王敏说,通过文化挖掘、文脉保护和业态植入,如今的霞关,落地了“半书房”在山腰、霞关艺术文化客厅、霞关口述馆等文化设施,让霞关实现不仅美在“碧海青山、彩墙红霞”,更美在“青阶古巷,古埠商情”的追求,形神兼具。
金沙码头旧址。
他们在挖掘本土文化积淀的同时,也讲究生态建设。在这么一个面对大海之地,他们却跟山区一样推进省级森林城镇的创建,除了园林绿地的建设,还创建了南国荔枝园及三星荔枝公园。这可是浙江最南、中国最北的荔枝产区。
王敏镇长说,努力把渔港的霞关建设成旅游港的霞关,不断增强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甚至要提升他们的微笑指数。目前,他们正在以“五镇联创”的目标下努力开展工作,将任务一项项分解,一步步推进,一件件落实。前段时间,“五镇联创”中的建设五A级景区镇工作,已通过有关部门的预验收。
霞关,难道不是闲暇之际值得浪漫的一关吗?
凤冠亭。 老街书吧。
三、“遐”之观
曾经的破旧小镇,实现第一次蜕变。王敏镇长说,通过顶层设计,他们邀请国内顶级团队,对渔村的楼房外立面进行相应改造,并获得了原住民和游客的认可。把一个普通的海边小渔村,建设成一个具有欧式风情的多彩小镇。但他们没有浅尝则止,而是朝着将霞关打造成“美丽城镇”的目标继续前行。
海上游客中心效果图。
王敏先生说,规划中的霞关,充分利用所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从岸上、海上、岛上、山上进行新的拓展。比如,列入2021年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建设计划的“霞关海塘工程”,在沿海滨东路靠海一侧建设景观平台,为霞关海鲜餐饮业提供规范的经营场所;计划在南关岛建设游艇俱乐部项目,将休闲观光、婚纱摄影、游艇培训、水上运动、海上垂钓等项目融为一体,丰富了旅游内涵且突出特色;规划中的浙江“太南了”海鲜广场,地上一层为公共停车场,二层为休闲景观广场。不但极大缓解停车压力,还提供日常休闲娱乐场所……
海上游客中心效果图。
如王敏所说,作为省美丽城镇样板创建单位的霞关,随着诸如绿能小镇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通车,借力产业拓展、人才引进及乡贤回归等一系列措施,渔港的霞关,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必然可圈可点。
陶渊明曾在他的名篇《归去来兮辞》中如此追求理想的生活:“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而未来的霞关,一定值得矫首而遐观! (霞关镇政府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