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如何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

来源:人民网 编辑:朱景波 人气: 发布时间:2018-11-08

连阴雨、霜冻、大风倒伏,今年的小麦生长季让河南永城种粮大户刘新全一直牵心挂肚。“从种到收,连遭五灾,每亩少收近200斤。”

颗粒归仓算收入,刘新全惊奇地发现:钱没少挣。2500亩优质强筋小麦,全走面粉厂订单,每斤卖价比普通麦高0.11元。加上政府补贴,收益反而略高于去年。

“刚试种优质麦,怕产量低,不好管理。实际产量不低,也好管理,价高还不愁卖。正常年景,每亩能多挣200多元。” 刘新全说。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常年种小麦800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国的1/4,与小麦相关的规模以上企业1700多家。然而,一个问题始终困扰河南,怎么既保粮食稳产,又促农民增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了题。从2016年开始,河南调整小麦种植结构,在适宜区域,集中连片种植强筋、弱筋优质麦。一粒好麦子引发种植方式、经营理念、产业体系一连串变革。

 

收割机在收割小麦 徐驰 摄

种啥品种——

企业吃不饱、农民富不了 市场呼唤好麦子

地处产粮大省,然而河南的面粉企业想收好麦,竟要靠运气。

“以前一到5月底,我们几十人就撒到全省各地,一个个村打听,一块块地找,看哪儿有好麦子。”就职于河南某大型粮油企业的申磊说,那会儿优质麦种植不成规模,品种杂乱,“跑断腿”也完成不了收购计划。无奈,公司进口小麦,生产成本拉高三成。

“从吃饱到吃好,消费在逐年升级,但企业难为无米之炊。”申磊说,曾有大客户定制高档烘焙类面粉,因为本地优质麦少,进口麦价格高,成本核不上,只能放弃订单。

“小麦生产大省还得靠进口,这说明我们的产品结构出了问题。”河南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说,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从追求“高产”向追求“优质”转变,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瞄准“需求侧”,2016年始,河南以“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思路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全省划分为豫北强筋、豫中东强筋和豫南弱筋三个生产区。

中原大地,一场关于小麦的变革开始了。

 

搞好高产创建 促进小麦生产 徐驰 摄

咋种好麦——

连方成片、统一技术标准 破解小农经济困局

“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杜景生今年73岁,是种地的老把式。这句话,他听了一辈子,也这么干了一辈子。

如今,老杜觉得,这话过时了。“看上去一样的麦,品质高的价格高,门道儿不少。”

杜景生是永城市陈集乡侯庄村人。2016年,永城试点种优质麦。老杜和乡亲们心里打鼓:“产量行不行?化肥、农药用得多不多?卖不上好价钱咋办?”

意外,县里给出“想不到的”好政策。“种子便宜一半,政府免费给打药,面粉厂高价收购。这好事儿哪找去?”老杜没再犹豫,跟着大户种了8亩强筋小麦。

小、散、乱,曾是河南小麦种植的常态。

品种杂乱,不成规模,品质难保。如何提高农民种优质麦的积极性?河南依靠基层政府和组织,以统一供种为抓手,发动新型经营主体,整村、整乡、整县开展小麦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

为鼓励农民积极性,政府拿出真金白银。永城市农业局总农艺师田冲说,市政府投入1200万元作为良种补贴,一斤商品麦换一斤优质麦种。在收购环节,市里又补贴1500万元。60万亩优质小麦,为群众增收3000多万元,面粉企业节本增效1.5亿元。

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处长李军介绍, 2017年,河南整合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农业结构调整项目资金8800万元,每县支持400万元,将示范县由8个扩大到22个,每个县建设不低于10万亩的示范区。2018年,示范县扩大到40个。

减肥增效,实现粮食绿色增产。河南省在优质小麦种植示范区内开展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确保小麦品质。“原来一亩地要两袋肥,现在一袋都用不完,麦子长得还不赖,种地不相信科学真不中!” 杜景生说。

三年发展,河南优质小麦基本实现产地经营规模化。全省千亩以上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区达1769个,种植面积756万亩,占全省种植总面积的90%。

规模种植,技术咋保障?李军说,河南省农业厅围绕优质小麦主导品种,发放2万份生产技术规程。省市县成立专家组,分包、跟踪指导。

一季麦子丰收,一算账,多收入近2000元。杜景生传了多年的“种地经”改了新词:“庄稼活必须学,专家咋说咱咋做。”

 

麦克多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线 徐驰 摄

咋卖好价——

订单收购、精深加工 提高附加值

麦收结束,永城市华冠面粉厂门前车水马龙。一车车麦子经过称重、检测、分类后入仓。

“公司签下5万亩强筋小麦订单,5000万斤强筋麦已经入仓,每斤比普通麦子贵0.09元。”总经理沈辉说。

面粉厂内,一栋7层白色“办公楼”十分醒目。入内,不见人影,只闻机器轰鸣。“整栋楼是智能面粉生产车间,只需4名工人管理。”沈辉说,小麦经过17道工序,“磨”成馒头粉、饺子粉、油条粉等7种不同专用粉,企业每年能生产强筋粉10万吨。

河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副处长黄伟说,2016年以来,河南召开9次全省性产销对接会,组织粮食购销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同市县进行洽谈。各市县组织种植大户、合作社、经销商,同省内外用粮企业签订购销合同。今年,河南省优质麦订单(意向)率88.2%。优质专用小麦价格持续走高,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在1.3元/斤以上,个别品种接近1.4元/斤。

深加工让好麦子增值。河南麦客多食品有限公司优质小麦收购价比市场价高0.24元。“敢高价收因为效益更高。” 公司副总经理袁威说,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把一颗强筋麦粒“吃干榨净”:提8%的七星高档速冻饺子粉;提51%的手撕面包专用粉;提5%的沙琪玛专用粉;提1%的麦胚用于生产蛋糕干;提4%的细麸片炒熟生产纤麸杂粮饼干。

素有 “中国第一麦”之称的延津县,通过引进湖南克明面业、中德合资云鹤食品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及湖南酒鬼酒、千百知饮品等一批白酒饮品企业,形成了以小麦为头雁、以“专用粉—面条—速冻食品—烘焙食品”和“白酒—包装—电商—物流”产业链为两翼的“雁阵”发展布局。

正大集团、鲁花集团……一家家龙头企业纷纷入驻中原,建立优质小麦全链条产业化基地。河南省政府与茅台集团签订共建小麦基地战略合作协议,省农业厅与中粮集团贸易有限公司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着力打造有机小麦和优质专用小麦供应基地。

 

优质小麦种植向订单化、定制化发展。徐驰 摄

优质麦带来啥——

市场思维指导种地,重塑农业经营体系

从“高产”到“优质”,不仅仅是种植结构的调整,也是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型。

荥阳新田地合作社理事长李杰最近在忙一件“大事”:“筹备建设新型粮食联合体,纳入粮食产业的各个环节,打通产业链。”

2011年开始,李杰种了7年优质麦。大面积倒伏遇过,病害遭过,减产扛过,但他始终不改初心。“优质麦是市场方向,也是庄稼人的希望,不会错。”2017年,新田地合作社托管了11万亩土地,全部种植优质强筋小麦。

种粮不挣钱,李杰一直想改变这种境况。“农民没有真正参与工业化的过程,在产业链中话语权不高。” 李杰说,他设想的联合体包括农资公司、种植户、加工企业、科研机构、银行等产业链相关者。

李杰的想法得到了认可。河南省农业厅将探索推广“政府+银行+企业+合作社+农民”的联合体发展模式。支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主体、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金融部门、保险机构等组建优质专用小麦联合体,力争每个示范县至少办一个。

“联合体可以从各个环节降低成本,便于从技术集成上稳定粮食品质,保证适销对路,好麦卖好价。”李军说。

李杰认为,优质小麦种植应向订单化、定制化发展。“定制化对品质要求更高,价格自然更高。”去年,新田地合作社在淮滨地区为五粮液集团种植定制小麦,每斤比市场价高出0.7元。

随着经营体系的调整,风险机制逐步完善。中原农业保险永城市支公司经理姬鹏程说,今年承保11万亩,每亩风险保障800元、保费10.42元,农户只掏20%。河南计划率先在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开展大灾保险试点,并探索开展收入保险试点。

2018年秋播,河南的优质小麦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200万亩,2020年达到1500万亩。优质小麦,越多越好吗?

李杰认为,应控制优质强筋麦的增长速度,进一步细化指标,对强筋麦进行分类,建绿色种植基地。“比如,这个地区专供兰州拉面,那个地区专供郑州烩面。把小麦做成地理标志产品,才更容易培育、集聚产业。”

省农业厅厅长宋虎振说,河南坚持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要将中原小麦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

秋播尚早,“老把式”杜景生心中却已有盘算。“十亩强筋麦,全部跟订单走。以后种麦就种优质麦,产量不错,价高还不愁卖。”

种了几十年庄稼,杜景生觉得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以前种庄稼就为了填饱肚子,忙活一年,口粮紧巴巴的。现在吃穿不愁,种地还能挣钱。咱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从温饱到富民,从中原粮仓到国人厨房。一粒麦子历经改革风雨,不断实现新的超越。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责任编辑:朱景波